靳伟,男,汉族,1972年5月生,山西长治人,1992年12月入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中文名

靳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籍贯

山西长治

出生日期

1972年5月日

毕业院校

东北大学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主要成就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履历

历任首钢总公司第三炼钢厂副厂长,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厂长,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分厂党总支书记、厂长(兼),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迁钢建设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首钢总公司副总经理;[1]

2011年07月,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

2012年05月,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2012年3月23日公示);

2013年12月,任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7年05月,任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8年03月,任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

2020年11月,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

2021年09月,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22年06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担任职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共二十大代表。

任免信息

2023年1月19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靳伟为副市长。

工作分工

负责经济和信息化、卫生健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医疗保障、药品监督管理方面工作。

分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北京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市红十字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2]

先进事迹

靳伟

北京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靳伟

靳伟,男,34岁(指2007年),中共党员,研究生,现任首钢迁钢公司总经理,曾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石景山区“十佳”青年、首钢劳模等荣誉称号。

靳伟同志是首钢最年轻的优秀企业领导人之一,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管理技术实践经验。在首钢二炼钢、三炼钢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完成优质品种板坯铸机改造、单吹颗粒镁脱硫、钢包精炼、全自动方坯铸机改造、转炉挡渣出钢、无氧化浇铸、板坯防漏钢预报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晶器钢水液面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开浇成功率达70%以上。并成功组织开发了管线钢、Z向钢板坯、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等高附加值产品,使首钢“双高”产品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效益进一步增长。

2005年担任迁钢公司总经理以来,正是迁钢一期工程进入生产经营期,二期工程全面建设之年。面对新机制、新体制、新工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靳伟同志坚持开放办企业,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推进自主创新;坚持以发挥设备生产能力为中心,以系统稳定顺行为出发点,以夯实基础管理为落脚点,超前管理,大力推进“三、五、八”工程;坚持从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入手,先后组织开发了钢坯、材料管理系统、炼钢三级管理系统;并在国内冶金企业率先推广使用c/s架构点检管理系统,有力推进了迁钢公司扁平化管理体制下的精细化水平。

通过积极组织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在设备单系统运行、精炼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现生产持续稳产高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打出新水平。全年完成铁222.8万吨、转炉钢218.8万吨,分别提前18天和12天完成全年计划,比计划超产12.8万吨和8.8万吨。全年实现出口钢坯44万吨,创汇11亿元,铁、钢产量分别超设计能力20%,创造了国内新钢铁企业投产一年少有的好成绩。特别是面对自己并不太熟悉的炼铁生产,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积极组织探索高炉运行规律,入炉焦比降至335.78kg/t,跻身国内先进水平,并首次实现了无间隔出铁,使迁钢成为宝钢之外第二家掌握这一技术的企业。

同时,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论坛形式,引导职工关心企业发展,搭建起职工与领导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出现一批生产生活学习的建议,表达思想的贴子。问题的及时解决、民意的迅速回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靳伟同志具有深重的钢铁情结和首钢情怀,一年来,他以首钢搬迁调整为已任,在史无前例的大型钢铁企业从都市整体向外搬迁的历史性课题中,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成功创建了新建企业高起点、高效益、高效率、快产出的“迁钢模式”,为中国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区域布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探索了一条成功的以资借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