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生,云南陆良人,中将。195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文书、营部书记、团作训股见习参谋,1970年任师作训科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师副参谋长兼作训科长、师长。1982年入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1984年后任师长、第13集团军军长。1994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2005年退役。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中将军衔。是中共第13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文名

陈世俊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2年12月日

出生地

云南陆良大莫古镇阿油铺

职业

中将

人物简介

原开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世俊同志。他于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开县家协会主任、区委书记,1954年被评选为开县副县长,在任期内,他领导修建南河大桥的远见卓识,更是永留人间。

陈世俊

生平事迹

解放前,开县交通闭塞,民国时期曾3次动工修建万开公路都未成功。1955年冬,县政府组织修建这条公路,委任陈世俊为县筑路委员主任。他负责主持度亲自参加踏勘、测设定线、组织施工。1957年,县府又决定修一座大桥——南河大桥。

万县专员公暑交通局派来一位工程师,他按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桥面6。5米,护坡为锥形。陈世俊反复思考这座桥是通往开县北部的巫溪、云阳县,西部的开江、达县、宣汉县必经的公路干道,又是开县城连接各区、乡公路的主要通道。主张加宽桥面到9米,护坡改为“燕翅膀”。但这位工程师范强调此桥处于大林大队是农村,按乡村路标准设计不能改。快要下桥墩的时刻,陈心急如火,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不顾下着倾盆大雨,撑起伞,打着电筒,向县委书记吕健全汇报了上述情况和他的设想,吕书记经过深思熟虑说:“开县要跟外面打通,这座桥窄了不行。大林大队在城郊,也可城市建设标准设计嘛。”

陈世俊有县委书记和其它干部、群众的支持,兴奋不已,冒着寒冬,卷起裤脚,下水和民工、机关职工、居民一起掏桥基,安桥墩。正当桥墩露面时,那位工程师发现了加宽了桥面,竭力反对,并向专暑和省上告状,上级监察机关来县检查,认为陈世俊犯了擅自改变设计的错误,责成县委以陈给予纪律处分。后来,被迫将桥拱收缩,吕书记作了书面检讨,陈世俊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被调离去负责修龙安水库。这时陈思绪万千,把儿子叫到面前说:“你爸受处分不是干的坏事,是想到建设的需要,对人民负责。我可能当不成县长,只要后人(指下一代)不骂我们,就不计较这些。你要好好读书……不要担心我。”

桥修成后确因太窄,交通拥挤,于1972年又在原桥墩上加宽到9米,增加桥面人行道,耗费资金3万多元;由于锥形护坡下滑,又花去了3000元护脚费。1982年洪水将桥下锥形披坡冲跨,又投入6。5万元在原基脚上建起“燕翅膀”护坡。因此,开县人民至今传颂着陈县长卓有远见,不怕丢“乌纱帽”的动人事迹。

1960年,万城公路(万县至城口)在开县温泉区段要修一座温泉大桥。县委决定将陈世俊从龙安水库调去负责指挥修建这座大桥。当年6月,他在工地上参加运石料,被牛车撞伤,折断筋骨,仍坚持带病指挥妙建桥,直至骨癌恶化,送去北京治疗无效于11月逝世,英年47岁。为交通建设事业忘我献身的陈世俊,1961年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