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蚂蚁岛,是国家斑海豹特别保护区,大连野生海参保护地。位于渤海海域的大连市金州区金渤海岸,距金州荞麦山码头18.52千米,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8千米,距大连北站37千米,距大连港53千米,距大连开发区25千米。从大连市中心到蚂蚁岛进岛码头,行车时间不用一个小时。

蚂蚁岛逶迤跌宕的海岸,绵延起伏的青山绿树,以及远接天际的水世界,与海中造型各异的怪石砣礁构成了蚂蚁岛千奇百幻的迷人景观。

中文名

蚂蚁岛

地理位置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类型

海岛生态类型系统

保护对象

野生辽刺参、野生斑海豹

管理单位

大连蚂蚁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

保护区级别

国家斑海豹特别保护区

区域面积

3.5平方公里(海岛面积)

历史沿革

大连金州蚂蚁岛,国家斑海豹特别保护区,大连野生海参保护地。位于渤海海域大连市金州新区金渤海岸,距金州荞麦山码头18.52千米,距周水子国际机场48千米,距大连北站37千米,距大连港53千米,距大连经济开发区25千米。从大连市中心到蚂蚁岛进岛码头,行车时间不用一个小时。

蚂蚁岛

据记载,岛上人居历史距今已有300余年,岛屿由两岛五坨组成,海域广阔,距陆地荞麦山港18.52千米,分东蚂蚁岛和西蚂蚁岛,两岛之间最短距离1000米。东蚂蚁岛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海拔85米;西蚂蚁岛,呈细长状,窄处低平,岛东南、西北走向,长3.5千米,宽0.7千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海拔54.6米。这两岛是“金渤海岸现代服务区”两湾(金州湾、北海湾)望八岛的其中最主要两岛。

生态资源

蚂蚁岛风景天成,水质清澈,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海岛金沙、绿林砣礁、奇石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的风景,形成了岛外有岛、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山一色的奇特自然景观。狮王朝圣、一线滩、卧驼望月、神龟出海等等主题景观让这里充满了浪漫的人文气质。

由于地处北纬39.11度,水下暗礁众多,水质独特,这里的海产品丰富,各种鱼类繁多,是垂钓的极好地方,礁石岸边可随手捉到各种螺、蟹、牡蛎。形态饱满口感独特的蚂蚁岛野生海参和鲜味无双的金刚赤甲红蟹更是驰名中外。而且每年的冬季蚂蚁岛都会吸引成群的野生斑海豹来此过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产仔栖息地,因此蚂蚁岛被认定为大连野生海参保护地,国家斑海豹特别保护区。蚂蚁岛上的斑海豹在没有受到人为干扰时,整个白天几乎都呆在海滩上休息。调查发现,3 月中旬后金州湾海冰基本融化,该时斑海豹的数量显著增加,在蚂蚁岛岸滩的数量最多时达120 多头,5 月下旬后斑海豹数量逐渐减少。

人文资源

蚂蚁岛传说

蚂蚁岛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海龙王和西海龙王为了争夺一颗明珠,从深水打到浅水,两龙王将肉身搁浅在此处。海边的蚂蚁欲食龙肉而长生不老,求道飞升,即渡海到两位龙王的驱体上啃食龙肉,食得龙肉后的蚂蚁掉落海底幻化成一只只长有肉刺的肉虫(海参),天长日久,这两位龙王驱体和那颗明珠形成了两座小岛和一座砣礁,而两岛周围也聚集着如蚁群般的深色肉虫(海参)。后来到了元末明初,为了鼎定天下,明军与元朝残余军队在现今辽南地区多年厮杀。一位明军的千户官身受重伤,一路逃亡到海边,昏到在一座渔村旁,被一位老渔夫救回渔村。千户昏迷中,梦到有仙女指点其可出海寻一大一小两座龙型海岛,并告之周围海底有得食龙肉的灵物,捞而食之可解伤病,健体魄。千户醒来后央求老渔夫载其出海寻那海岛灵物。老渔夫闻千户梦中情境也是称奇,待千户伤病好些,便行舟载其出海。千户出海不日便见到两座与梦中仙岛一样大小两座海岛,海岛周围暗礁密布,岛上绿树成荫,藏风聚气,灵气十足,但空无一人。老渔夫潜入海底果然见到状如仙丹一般生有肉刺的土色肉虫(海参),多如蚂蚁,千户因此将两座海岛起名为蚂蚁岛。渔夫和千户将肉虫(海参)捞而食之,不及一月千户身体状况完全恢复,老渔夫则是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老渔夫回到渔村招呼村中渔民迁居海岛,随其迁居者十数户,多姓陈王。后来千户与这些陈姓王姓渔民在海岛生息繁衍渔猎耕织,形成自然渔村(蚂蚁岛村),世代捕肉虫(海参)食之养生,而多有长寿之人。大家为感恩千户梦中仙女,在岛上修建海神娘娘庙,岁岁拜之。而后,岛中人食海参而强体增智,入仕者甚多。近代官至厅局级者,近二十多人。

海神娘娘庙

蚂蚁岛上的海神娘娘庙,香火鼎盛,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传说中海神娘娘的生日,所以北方沿海一带的渔民一直有着在这一天放海灯,祈求新的一年鱼虾满仓、全家平安。作为渔民传统的“祭海”,每年蚂蚁岛都有在这一天在码头放海灯、放焰火,祭祀海神娘娘的风俗。

蚂蚁岛自然渔村

浸透着深厚历史感的蚂蚁岛自然渔村依岸而筑,可以在这里体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碰撞。蚂蚁岛渔村不仅是拥有地理上少见的山海渔村风景,还蕴藏了缤纷丰富的海岛渔家文化。从倚山面海的渔村院外望去尽是山海相交的青翠美景,与村落中复古的风格相辉映,造就了一种与世无争的感受,让人有种掉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那个纯真的年代。

野生海参单体生态采捕

由于地处北纬39.11度这个地球的寒暑交界线,世界公认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纬度,蚂蚁岛的野生海参采捕期一般每年多分两期按规定足年足量定点采捕,不足四到五年的非成年参不采,不足斤两的弱参不采,不在生态采参点不参。春季(称为春参)多从清明前后到6月1日;秋季(称为秋参)多从10月到小雪或大雪(12月8日)。这主要是从野生海参的自然生态繁殖保护来考虑,即在产卵期间禁捕。当然也与刺参的夏眠有关。蚂蚁岛地理位置独特,所产野生海参体壁肥厚,故营养价值极高。

蚂蚁岛野生海参采捕方法用潜水船由潜水员采捕。这是目前野生海参生态采捕的主要作业方法。由于蚂蚁岛野生海参名声在外,赴岛参观购参的人很多。跟随采捕船一同出海参观野生海参的采捕成为了蚂蚁岛在采捕季非常热门的一个休闲项目。即使在非采捕季,仍然会有很多人兴致勃勃的上岛实地参观这座名声在外的野生海参原产地--蚂蚁岛。

蚂蚁岛品海渔家宴

蚂蚁岛的品海渔家宴是汇合从古至今蚂蚁岛农渔人家的饮食品种、饮食习惯和饮食风格的特色宴,有各色菜肴、食品共30余个品种。此宴以蚂蚁岛鲜活和岛上山地野生特产为原料,经规范化处理,并经复杂的烹调工序加工,成为一桌充满渔家乡土气息的宴席,足以代表东北渔家及蚂蚁岛特色饮食文化内涵。

品海渔家宴中的主菜也是蚂蚁岛双绝之一,金刚赤甲红海蟹,蚂蚁岛的赤甲红个头大,两只蟹螯尤其壮硕,有甚者可与婴儿的胳膊可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得自成一味,让人吃过而欲罢不能。那真是: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蚂蚁岛品海渔家宴中另一绝,那就是蚂蚁岛的野生海参。蚂蚁岛不底播投苗,不浮筏圈养,不添加抗生素生长激素,单选生态采捕,保障了蚂蚁岛海域野生海参都是在纯天然的生态环境下茁壮生长。在一些高端的养生圈子里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理所当然。谁都知道养生首选食补,食补首选海参,海参首选野生,而野生海参首选蚂蚁岛,名符其实,没有之一。

荣誉称号

大连野生海参保护地、国家斑海豹特别保护区、中国休闲渔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生态海洋牧场、生态海洋美丽海岛20强[1]

管理措施

从2012年以来,蚂蚁岛进行海域及土地的强化管理。加强海岛的生态保护,并进行人工鱼礁建设。通过人工鱼礁的建设,海域内海珍品及生态生物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养护与增殖。并对蚂蚁岛码头进行了改造扩建,将现有的防波堤和侵蚀岸线进行了加固扩建,滨海景观修复增建工作基本完成,沿滨海线布置若干大小观景平台。岛内植树绿化,恢复原生态自然景观。对村落进行生态乡村旅游形态型修复,布设风光互补路灯,实现海岛亮化。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将岛上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分类,外运陆地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开发建设

蚂蚁岛的开发建设基本围绕着“保护原生态资源,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为主题,进行生态保护工程、村落修护改造、地质保护、污染防治等项目。对海岸,沙滩和潮间带与周边海域实行了整治或恢复性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一座,利用太阳能高温发酵工艺对海岛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形成堆肥,有效改善海岛环境,形成海岛能源循环利用的通道。

生态价值

蚂蚁岛逶迤跌宕的海岸,绵延起伏的青山绿树,以及远接天际的水世界,与海中造型各异的怪石砣礁构成了蚂蚁岛千奇百幻的迷人景观。

这些环岛的大大小小的砣礁,有如鬼斧神工一般,怪石嶙峋奇礁罗列,景区内,奇石浅滩形成了多个形态逼真的主题景观点如:狮王朝圣、一线滩、卧驼望月、神龟出海等等,犹如天然的奇石公园。蚂蚁岛的西面由于海水的长年冲刷形成一处沙地漫滩,是该岛一处独特的大自然的奇特景观带。

蚂蚁岛近年正逐步突破渔业主导的产业思维。已经开台由渔业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先后完成海岛旅游码头升级改造,海滨浴场改造。渔家度假村、酒店及附属配套项目、休闲广场、景观灯、海神娘娘庙、观海亭等主要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将充分利用蚂蚁岛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宽阔的海域和岛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该岛建成为充满时代特色、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海岛观光度假地,并成为未来大连市旅游的地标性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