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早竹(学名:Phyllostachys tianmuensis Z. P. Wang et N. X. Ma)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或灌木状竹类。地下茎为单轴型竹类植物,竿高可达8米以上,幼竿亮绿色,有不明显的黄色纵条纹,光滑无毛,老竿绿色;节较隆起,竿环与箨环同高;分枝平展。箨鞘背面无毛,浅红褐色,具小形褐色斑点,无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暗紫褐色,边缘具短纤毛,背部有直立粗硬毛;箨片绿色,边缘黄色,长披针形至带状,外翻,先端或中部以上皱曲。叶舌稍发达,顶端呈拱形或近于截形;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下表面被有易脱落的柔毛。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

分布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安吉竹种园引种栽培。天目早竹其分布中心最适于850-1050米的海拔地段。适生在半阴坡,较适于阴坡,不大适于半阳和阳坡。

竹材用途一般,笋期较早,可作早期食用笋。

中文名

天目早竹

拉丁学名

Phyllostachys tianmuensis Z. P. Wang et N. X. M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科

亚科

竹亚科

刚竹属

命名者及年代

Z. P. Wang et N. X. Ma,1983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状竹类。地下茎为单轴。竿高达7-8米以上,粗3-4厘米,幼竿亮绿色,有不明显的黄色纵条纹,光滑无毛,无白粉,老竿绿色。[1]节较隆起,最初带紫色,竿环与箨环同高;分枝平展。箨鞘背面无毛,微被白粉,浅红褐色,具小形褐色斑点,此斑点在箨鞘下部较密,上部次之,中部明显地较稀疏,上部边缘红紫色,无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暗紫褐色,先端拱起或近于截平,边缘具短纤毛,背部有直立粗硬毛。

天目早竹

箨片绿色,边缘黄色,长披针形至带状,外翻,先端或中部以上皱曲。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常均缺或仅有2或3根繸毛;叶舌稍发达,顶端呈拱形或近于截形;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20毫米左右,下表面被有易脱落的柔毛。笋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

天目早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安吉竹种园引种栽培。天目早竹其分布中心最适于850-1050米的海拔地段。适生在半阴坡,较适于阴坡,不大适于半阳和阳坡。

栽培技术

天目早竹

初植密度与布穴:天目早竹栽植密度一般50-70株/667平方米,平均株行距为3-4米。栽植穴的分布要因地制宜,一般采用“品”字形布穴。当土层厚度不均衡时,可采用丛状布穴,在土层深厚的局部栽密一些。采用带状清理和整地时,可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的方式布穴,行距5-6米,株距2-3米。

栽植天气选择:要求做到上午挖掘的母竹下午栽植,下午挖掘的母竹翌日上午栽植。栽植施工天气选小雨天、雨后阴天较好,连续晴天及干燥天气不宜施工。

天目早竹

栽植操作要求:先将栽植穴修整到与母竹的鞭根大小相适应,再将母竹放入栽植穴,使两侧稍显宽松,去鞭方向留有空档,母竹根部原土痕低于穴平面3-5厘米,然后分3-4次向穴内填土,特别注意将鞭根底部及两侧的空隙逐次用细土填满踏实。如果在栽植的同时浇水,宜在填土2/3-3/4时,向穴内浇足水,待水渗透后再将穴档填满至稍拱起。

新竹园的抚育管理:

天目早竹

抗旱:在山地条件下可提前在根盘范围盖上一层作物秸秆、青草绿肥及枯枝落叶等物,对防止干旱,且对日后长鞭发笋均有利。在取水方便的地块必要时可以逐株浇水。

松土与除草:在平坦地、缓坡地上的新竹园可适当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夏季间种黄豆、赤豆、花生、玉米等作物,冬季可间种蚕豆、油菜等作物。耕作时根盘范围应浅锄,防止伤及鞭根。以穴状整地或局部整地的新竹园,应在2-3年内逐步向外扩穴,以满足竹鞭不断向外伸展的需要。在坡度25°以上的竹园内可采用化学除草,既安全又经济,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留养新竹:前1-2年的竹笋应全部留养成竹,第3年起去母竹附近的小笋、弱笋,并砍去已衰老的母竹及细弱竹,使新竹逐渐向空档处发展,立竹粗度逐年增加。

施肥:交通方便处应多施农家肥,山地可施绿肥或化肥。化肥以氮肥为主,每年结合扩穴挖抚施于母竹或新竹根盘,用量可逐年增加。以尿素为例,造林后1-2年内每株每次30-50克,3年后每次施用5-10千克/667平方米。

病虫防治

天目早竹主要害虫是竹笋夜蛾,该虫以幼虫蛀食竹笋,危害率高,严重影响新竹长成和满园速度。防治方法可于每年竹笋刚出土及出土后笋高30-50厘米时在新竹园内喷施40%杀灭菊酯乳油1000倍液和甲胺磷乳剂800倍液各1次。

主要价值

竹材用途一般,笋期较早,可作早期食用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