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自传》是韦尔奇退休前所作,本书稿酬高达700万美元,他在书中推心置腹、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及经营理念和盘托出。比如这位管理奇才如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金字塔”官僚体制的痼疾,走上灵活主动的道路,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这本关于他的成长与成功的自传是韦尔奇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本书为全世界渴望成功的商业人士树立了一个经典范例,堪称一部CEO的“圣经”。是全世界所有梦想成功的人的必读书!在书的结尾提出了作为CEO的20多条经验总结,这些都是心血的凝结。

书名

杰克·韦尔奇自传

作者

(美)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 约翰.拜恩(John A. Byrne)

译者

曹彦博 / 孙立明 / 丁浩

ISBN

9787508601915

页数

380

定价

29.0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5月1日

装帧

平装(无盘)

内容简介

1999年,全球享有盛誉的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这部自传甫一问世,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以70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美国传记出版收入之最。如今,10年过去了,该书中文版的销量也早已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企业家传记类图书中少有的几部必读经典畅销书之一。

这是唯一一部韦尔奇注入毕生心血、亲笔写就的个人传记。在这本书中,韦尔奇首次透露了他的青年岁月、成长历程、管理秘诀,以及如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庞大体制的痼疾,走上灵活主动的道路。他用自己特有的韦氏语言,把人生体悟、职业经历、管理经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织就了一部富有智慧、独具韵味而又发人深思的管理传奇。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必读书!

世界第一CEO自传

本书英文版2001/9/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5。

他的自传在他动笔之前就被时代华纳公司以700万美元的天价竞标购得它的北美版权,超过了历史上的所有自传作者

在书中他回顾了他的一生,但从他的童年故事开始他就在利用书的任何一个部分向读者介绍他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在书的结尾提出了作为CEO的20多条经验总结,这些都是心血的凝结.....《杰克·韦尔奇自传》是韦尔奇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

书籍序言

杰克·韦尔奇

2000年感恩节后那个星期六早晨,我用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新人”的到来。这是个暗语,指代我的继任者,也就是GE未来的董事长兼CEO。

星期五晚上,董事会一致同意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成为我的继任者。于是我给他打了个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和你的家人明天可以到佛罗里达来度周末吗?”

显然,他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们没有继续谈论,而是立即着手安排所有相关事宜,以便他能够马上到佛罗里达来。

星期六早上,我急切地等候着他。耗时的CEO交接过程已经结束,我正准备开车离开,这时杰夫的车开到了我所在的汽车道。他看上去非常高兴。我于是立即走上前,还没等他完全从车里出来,就一把抱住他,对他说了句雷吉·琼斯(Reg Jones)20年前跟我说过的话:

“祝贺你,董事长先生!”

我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那情形就仿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交接的工作。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一下子将我带回了20年前的那一天:雷吉走进我在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的办公室,像熊一样热烈地拥抱我,同现在如出一辙。

雷吉其实很少做出那种激烈的动作。然而当时他的臂膊那样有力地拥抱着我,脸上浮现出微笑。1980年12月的那一天,我是美利坚合众国最快乐的人,当然也是最幸运的人。如果可以让我任意选择理想的工作,我想就应该是这份工作了。因为它给了我宽广得不可思议的业务经营范围:从飞机引擎和发电机到塑料、药品以及信贷服务等等。GE所做的和即将要做的一切,事实上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份75%与人相关、25%与其他因素相关的工作。它使我可以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具创造力、最有竞争力的一些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比我要聪慧得多。

我1960年加入GE时,视野还不够开阔。作为一名刚获得博士学位的24岁的助理工程师,我的年薪是10500美元,当时希望自己到30岁的时候年薪可以达到30000美元。这就是我当时的目标,当然,如果说我有目标的话。当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接踵而来的就是步步高升,而且似乎每一次的提升都足以开阔我的视野,以至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开始想,也许某一天自己也能成为CEO。

然而这种可能性似乎与我背道而驰。我的很多同龄人认为我是方枘圆凿,对于GE来说是完全不合适的。确实,我这人性格比较急躁,对于某些人来说,还可能属于那种出言不逊的人。在他们眼中,我的行为举止总是显得与众不同,特别是在为商业成功而经常在附近酒吧举行的大大小小的庆祝酒会上。

不过幸运的是,GE的很多同事都还有勇气喜欢我,雷吉·琼斯就是其中一位。

从表面上看我和雷吉的区别之大,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雷吉出生于英国,拥有政治家的风度,外表整洁高贵;而我呢,一名爱尔兰裔美国列车员的独生子,是在波士顿以北16英里的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长大的。雷吉非常沉稳,彬彬有礼;而我呢,粗俗、大嗓门、容易激动、带着浓重的波士顿口音而且说话口吃。那个时候,雷吉是全美最令人钦佩的企业家,一个在华盛顿有着绝对影响力的人物;而我呢,一个在政策方面没有任何经验的职员,离开了GE公司,恐怕就再没有人认识我了。

不过,我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和雷吉产生共鸣。他很少流露自己的情感,甚至从来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然而,我有一种感觉,觉得他非常理解我。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和他是志趣相投的人。我们尊重彼此的不同之处,共享着某些重要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分析、计算和自己做准备工作。我们都热爱GE。他知道GE需要有所改变,而且认为我正好有这份激情和智慧去实现它。

我不知道他对我希望GE改变的想法到底了解多少,但是他对我这20年来的一切支持从来没有动摇过。

接任雷吉职位的竞争非常残酷,因为整个过程都被浓重的政策导向和个体的自我膨胀所复杂化,我自然也不例外。这是非常令人不快的。最开始的时候,总共有7名来自公司不同部门的候选人,因为公开竞争雷吉的职位而备受公众的瞩目。而雷吉起初并没有想到这件事会造成后来的分裂和高度官僚主义的局面。

虽然这些年来我没有出现什么致命的失误,但确实也犯过一些小错。所以一直到雷吉在1980年12月19日最终说服董事会同意我成为他的继任者的时候,我能否如愿以偿仍不明朗。我还记得当时一位GE同事对我说,就在任免决议宣布的当天,他到总部附近的“嗨嗬”酒吧喝酒,发现一位公司老职员正郁闷地对着一瓶马提尼酒没完没了地叹息:“我只给他两年的时间,接着就该轮到贝尔维(Bellevue)了!”

然而我却让这位老职员等了20年!

在我当董事长的这些年里,我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好的也有坏的。但直到1998年7月初,《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上的那篇关于我的长篇封面报道所引发的洪水一般向我发来的邮件,才使得我有了写这本书的动机。

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这篇文章,使得数以万计的陌生人给我寄来了许多封感人至深、富有灵感的信件,他们都在信中谈到自己的职业状况。其中有很多人说,由于组织机构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忍受某些事情,服从于某些人的意志,而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他们喜欢报道中的焦点,即我不愿意改变自己意志的行为。这篇报道暗示,我能够使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的行为方式接近我成长过程中的人群。

和公司的几千名员工们一起,我试图在这种大公司的理念中建立起一种非正式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就跟街角的邻里杂货铺的氛围一样。

当然了,具体实施起来比想像中要复杂得多。在我的早年岁月里,我近乎疯狂地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与官僚浮夸作风进行斗争,哪怕这样做意味着我在GE不会获得成功。我同时还记得自己在扮演一个不同的自我时承受的巨大压力。我也要遵守游戏规则。

我得到提名当上副董事长后不久,在旧金山我所参加的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穿了一件烫得笔挺的蓝色套装,配以浆挺的白色衬衣和色泽鲜艳的红色领带。我这样做是为了在董事会的其他成员面前表现得比我43岁的年龄和名声更加成熟。我猜我当时应该是想让自己看上去或者表现得更像一个典型的GE副董事长。

就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鸡尾酒会上,GE的一位资深董事保罗·奥斯汀(Paul Austin)—他同时也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长,走到我面前,摸了一下我的套装,说道:“杰克,这不是你。如果你还是你的话,你看上去应该比现在好得多。”感谢上帝,奥斯汀居然知道我是在演戏,并且还能够这么关心地告诉我:企图扮演某个我永远都不可能是的人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纵观我在GE的41年,我经历了许多起起伏伏。按照媒体的说法,就是从王子到猪猡,然后再反过来的过程。实际上,我被人们比做过好几种东西。

早先,当我还在我们刚成立的塑料集团工作的时候,就有人说我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人。而我20年前荣登CEO宝座后,华尔街上还有人问道:“哪个杰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我试图通过裁员使GE更有竞争力的时候,媒体授予我“中子杰克”(Neutron Jack)的称号。而当他们随后发现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GE的价值和文化时,他们又说,是不是“杰克变软了”。我曾经是“数一数二杰克”(No.1 or No.2 Jack)、“服务杰克”(Services Jack)和“全球化杰克”(Global Jack),近年来,又成了“六西格玛杰克”(Six Sigma Jack)和“电子商务杰克”(e-Business Jack)。

2000年10月的时候,我们企图收购霍尼韦尔(Honeywell),而我又同意留下来完成这次过渡,所以有些人把我看成死皮赖脸霸着CEO职位不撒手的“老不死杰克”。

我不是想用这些比喻来述说自己,而是想用它们来描述我们公司这些年来经历过的一些阶段。事实上,我—一个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由母亲带大的小男孩,从来就没有过太大的改变。

1981年,我首次在纽约的皮埃尔大酒店(Pierre Hotel)接受华尔街专栏分析家的采访。我对他说,我希望GE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力的企业”。我的目标是将一种小公司所拥有的精神注入到GE这样的大公司中去,摆脱传统企业的保守思维,从而使得我们的公司比只有我们五十分之一大的公司更有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同时我还对他说,我理想中的公司能够做到“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去尝试所有的新鲜事物—即每一位员工都可以确信,除了他们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及个人价值标准的限制外,没有任何阻力能够妨碍他们前进多远、前进多快”。

我将我的头脑、热情、勇气投入到了这40多年生命历程中的每一天。我很庆幸自己可以成为GE的一分子。本书试图将读者也重新带入到这一旅程中去,最后,我相信我们已经创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一个不断学习、有着无限文化底蕴的企业。

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参照我1981年在皮埃尔大酒店所描述的“愿景”,从而判断我们是否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这本自传不是一部完美的商业传奇。我的观点是,商业更像一个世界级的大饭店,当你透过饭店厨房的门缝偷看时,那些食物看上去远没有装在精美瓷器中、摆上饭桌的好。商业就是杂乱不清和混沌。在我们的厨房里,我希望你们可以发现某些对你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所帮助的事物。

这里并没有什么绝对真理或管理秘笈。不过在我的旅程中产生了一种哲学。我遵循对我行之有效的一些基本理念,诚信是其中最重要的。我总是相信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本书同样也试图展示给大家:思路打开以后,一个企业,还有我们每一个人,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东西。

我现在才真正领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含义。

任何人的憧憬和梦想都不是直线式发展的,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是一个幸运儿的故事。他没有计划,与众不同,虽然磕磕碰碰,却始终是在向前发展。就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个企业中,他生存下来,并且得以茁壮成长。这甚至还是一个美国小城市的故事。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即使在我见识了一个前所未闻的世界之后也是如此。

尽管如此,这本书更应该是其他人已经经历过的故事—成千上万聪明、自信心强、充满活力的员工们互相学习如何打破旧工业世界,并朝着融合生产、服务和技术的新兴理念的方向发展。

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成功才是我的征途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是其中的一分子,而这正是缘于雷吉·琼斯21年前走进我的办公室时给我的那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拥抱。

内容提要

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是全世界薪水最高的首席执行官,被誉为全球第一CEO。

从1981年入主通用电气起,在短短20年时间里,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

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化企业。同时,这位锐意改革的管理奇才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和操作系统,该系统依靠一种扁平的、“无边界”的管理模式,一种对人的热情关注以及一种非正式的、平等交流的风格,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成熟企业的痼疾——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走上灵活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商界领袖,CEO们争相效仿的偶像人物。

作者简介

杰克·韦尔奇:1935年11约19日,出生与马萨诸塞州;1957年,获得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60年,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1971年底,成为通用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1979年8月,成为通用公司副董事长;1981年4月,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2001年9月,退休。

当岁月迈进2002年时,杰克·韦尔奇已经67岁了,可全球经理人几乎人手一本《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的影响是令人信服的。他的自传在动笔之前就被时代华纳公司以700万美元的天价竞标购得北美版权,超过了历史上的所有自传作者。1981年,也就是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GE)的CEO的头一年,该公司收入大约为268亿美元,而2000年则将近1300亿美元;当年,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时,公司市值大约为140亿美元,而今天市值已高达4900亿美元,通用电气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韦尔奇的过人之处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主要业绩

1981年接任第八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后,更新企业新观念,拟定企业新策略,几度重组通用电气公司。

GE的市场价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1570亿美元,1998年的28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公司。

1998年通用电气在《财富》杂志第三届"全球最受推崇的公司"的评选中再次名列榜首,并且比位居第二的微软公司得票率高50%。

GE被多个权威财经杂志评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1998年,<财富>排行榜榜首;《福布斯》500强和<商业周刊>1000大第一名

作者的话

写一篇自传于我而言似乎有点奇怪。我承认,我讨厌不得不使用第一人称,因为我一生中所做过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的。然而,你要写一本这样的书,却必须使用“我”来进行描述,尽管实际上它是应该由“我们”来承担的。

在写作时,我想尽可能提及所有在我人生旅途中伴我左右的人的名字。但我的编辑却不断地打击我,试图将这些名字剔除出去。我们最终达成了妥协。这也就是为什么书后的致谢辞比较长的缘故。所以请读者们注意,你们在书中的每一页看到“我”这个字的时候,请将它理解为我所有的同事和朋友,以及那些我可能遗漏的人们。

编辑推荐

全球管理领域经典巨着,20世纪美国<福布斯>最有影响力的管理书之一!中文版销量突破70万册!这本《杰克·韦尔奇自传》是韦尔奇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他在书中推心置腹、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及经营理念和盘托出。本书为全世界渴望成功的商业人士树立了一个经典范例,堪称一部“CEO的圣经”。

内容概要

在这部自传中,韦尔奇现身说法,揭秘了一整套助他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人性化管理思想,使世界上所有梦想成功的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通过他的自传,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商界巨子如何渡过一个个难关,将企业一步步带向新的高度。在他执掌“帅印”的20年间,GE股票猛增,其间人性化管理的魅力功不可没。读他的自传,如同与一位智者对坐谈心,没有一句虚言诳语,读者会感觉到他那杰出的思想背后跳动着的是一颗和凡人一样的平常心。

目录

作者的话

序言

第一部分 早年岁月

第一章 建立自信

第二章 脱颖而出

第三章 掀掉屋顶

第四章 在雷达下飞行

第五章 逼近大联盟

第六章 海阔凭鱼跃

第二部分 建立哲学观

第七章 面对现实与“阳奉阴违”

第八章 远见

第九章 “中子弹”岁月

第十章 RCA交易

第十一章 人的企业

第十二章 再造克罗顿维尔,再造GE

第十三章 无边界:将理念进行到底

第十四章 深潜

第三部分 商海沉浮

第十五章 唯我独尊

第十六章 GE金融服务集团:增长机器

第十七章 NBC和电灯泡的组合

第十八章 能屈能伸

第四部分 改变游戏规则

第十九章 全球化

第二十章 持续增长的服务业

第二十一章 六西格玛的里里外外

第二十二章 电子商务

第五部分 回顾与展望

第二十三章 “回家吧,韦尔奇先生”

第二十四章 CEO到底是干什么的

第二十五章 来自高尔夫的启迪

第二十六章 “新人”

鸣谢

附录A 经济萧条中的快速发展

附录B 2001年C类会议日程安排

附录C 韦尔奇致杰夫·伊梅尔特信

附录D 业务经理会议日程安排

书摘

那是一个糟糕的赛季的最后一场冰球比赛。当时我在塞勒姆高中读最后一年。我们分别击败丹佛人队、里维尔队和硬头队,赢得了头三场比赛,但在随后的比赛中,我们输掉了所有的六场比赛,其中五场都是一球之差。所以在最后一场比赛,即在林恩体育馆同主要对手贝弗利高中的对垒中,我们都极度地渴求胜利。作为塞勒姆女巫队的副队长,我独进两球,我们顿时觉得运气相当不错。

那确实是场十分精彩的比赛,双方打成2比2后进入了加时赛。

但是很快,对方进了一球,这一次我们又输了。这已是连续的第七场失利。我沮丧至极,愤怒地将球棍摔向场地对面,随后头也不回地冲进了休息室。整个球队已经在那儿了,大家正在换冰鞋和球衣。就在这时候,门突然开了,我那爱尔兰裔的母亲大步走进来。

整个休息室顿时安静下来。每一双眼睛都注视着这位身着花色连衣裙的中年妇女,看着她穿过屋子,屋子里有几个队员正在换衣服。母亲径直向我走过来,一把揪住我的衣领。

“你这个窝囊废!”她冲着我大声吼道。“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

我遭到了羞辱,就在我的朋友们面前,但上面的这番话我从此就再也无法忘记,因为我知道,是母亲的热情、活力、失望和她的爱使得她闯进休息室。她,格蕾丝·韦尔奇(Grace Welch),是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不但教会了我竞争的价值,还教会了我胜利的喜悦和在前进中接受失败的必要。

如果我拥有任何领导者的风范,可以让大家发挥长处,我觉得这都应该归功于母亲。忍耐而又有进取心、热情而又慷慨是母亲的特点。她非常擅长分析人的性格特征。对于遇到的每一个人,她总是有所评论。她说她可以“在一英里外嗅出骗子的气味”。

她对朋友非常热情慷慨。如果一个亲戚或者邻居来家里玩,称赞橱柜里的玻璃水杯款式不错,那么母亲会毫不犹豫地将玻璃杯拿出来送给他。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得罪了她,那你就得多加小心了。她会怨恨任何一个辜负了她所信任的人。我继承了母亲的性格特点。

除此之外,我的很多管理理念都可以从我母亲身上找到原型,譬如下面这些原则:通过竞争去获得成功,面对现实,利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来激励别人,确定苛刻的目标,严格地跟踪工作进展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她在我身上培养出的洞察力从未消失过。母亲总是坚持要面对现实。她的一句名言是:“不要欺骗你自己。事实上它就是这样。”

她总是警告我说:“如果你不学习,你将一事无成,绝对一事无成。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不要欺骗你自己!”

这些就是每天萦绕在我脑海里的生硬而又坚定的忠告。每当我欺骗自己,以为一笔交易或一项业务上潜在的严重问题会奇迹般出现转机时,母亲的话总能纠正我。

从我入学开始,母亲就告诉我优秀的必要性。她知道怎样对我严厉,同时也知道如何拥抱我,亲吻我。她让我确信自己是被需要和被爱的。如果我带回家的成绩单上有四个A和一个B,我的母亲就会问我为什么得了个B。不过她最后总是会以祝贺我得了A来结束话题,然后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检查我是否在做家庭作业,就好像我现在总是要检查每天的工作一样。我还记得小时候在楼上卧室写作业的时候,老是听到母亲的声音从客厅里传来:“作业做完了没有?如果没做完,最好就别下来!”

但只有在厨房的桌子上和母亲一起玩金拉米牌(gin rummy games,一种双人牌戏)时,我才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小时候,我还在读一年级时,中午一放学,我就像赛跑一样从学校飞奔回家,希望能有机会和母亲玩金拉米牌。每当她赢了我,当然通常都是这样,她会将她的牌一下子扣在桌子上,喊道:“金!”这会使我一下子疯狂起来。所以每次我都迫不及待地回家,期盼能够有机会赢她。

我想这就是我在棒球场、冰球场、高尔夫球场和商场上颇有竞争心理的肇端吧。

也许母亲给我的最伟大的一件礼物就是自信心。这也是我试图在和我共过事的每一位执行官身上寻找并建立的东西。自信心给了你勇气,并能充分释放你的能量。它可以让你承受更大的风险并获得比你想像的更为辉煌的成功。帮助别人建立自信心是领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来自于为这样的人提供机会和挑战,让他们做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的事情,即在他们每获得一次成功之后,尽可能通过一切方式奖励他们。

我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去建立一个人的自尊心。我从小就得了口吃症,而且似乎根除不掉。有时候我的口吃会引来不少笑话,如果不是让我难堪的话。在大学里的星期五,天主教徒是不准吃肉的,所以我经常点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不可避免地,女服务员准会给我端来双份而不是一份三明治,因为她听我说的是“两份金枪鱼三明治”(tu-tuna sandwiches听起来像two-tuna sandwiches)。

我的母亲呢,总是为我的口吃找一些完美的理由。她会对我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我充分相信母亲对我说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

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母亲在我身上倾注了多少关爱和信心。几十年后,当我翻看以前我在运动队照的照片时,我惊奇地发现,我几乎总是整个球队中最为弱小的一个。读小学的时候,我曾当过篮球队的后卫,那时我的个头几乎只有其他几位队员的四分之三。

然而,我居然对此从来没有一丝察觉。现在,每当我看着这些照片时,我总禁不住嘲笑自己就像一粒小虾米。可笑的是,我竟然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个子小。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一个

母亲可以为你带来多大的影响。她给了我那么多的信心。她对我说,我想做什么都会成功。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边:“你尽管去做好了!”

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密而且独一无二,温暖而又牢固。她是我的知己,我最好的朋友。我想这可能部分归因于我是她惟一的孩子,而且是在她年纪比较大(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时生下来的孩子,当时母亲36岁,父亲41岁。在此之前,我的父母尝试过多次,都未能拥有一个小孩。所以当我终于在1935年11月19日降生到马萨诸塞州的皮勃第时,母亲便将她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身上,就仿佛我是那被人意外发现的瑰宝一样。

我并非出身豪门望族,但却拥有更好的东西—无尽的爱。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爱尔兰移民,他们和我的父母都没有高中毕业。在我9岁的时候,我的父母才买下了我们的第一座房子。那是拉维特街15号一座很便宜的两层砖石房,那个地方是爱尔兰工人阶级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聚居地。

我家房子的对面是一座小型工厂。我的父亲总是提醒我说,这可真是一个优点。“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邻居是一家工厂。在周末的时候邻居总是不在,他们不会影响你。他们会很安静。”我相信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为我增加信心。

作为波士顿-缅因通勤线上波士顿至纽伯里波特段的一名检票员,父亲工作非常努力。每当“老杰克”早上5点钟穿着他那身熨得平整的蓝黑色制服和被我母亲浆得硬挺的白色衬衣离开的时候,他的神情就好像是站在上帝面前一样。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父亲周而复始地在10个固定的车站进行检票工作:从纽伯里波特、伊普斯维奇、哈密尔顿/温汉姆、北贝弗利、贝弗利、塞勒姆、斯万普斯科特、林恩、GE工厂到波士顿,然后再原路返回,总共加起来有40多英里。后来,我听说他在波士顿郊外林恩的GE飞机引擎综合建筑群那里还有固定的一站,不禁心下大乐。

每一个工作日,父亲都盼着回到波士顿-缅因通勤线的列车上,就好像那趟列车就是他的一样。父亲喜欢和人们打招呼,邂逅有趣的人。每当他走过列车客座车厢的中间过道,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名大使,一边心情愉快地检票,一边欢迎着椅子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当他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一般。

在每一个运营高峰,他都以微笑和热情面对乘客,高声地向大家说着爱尔兰人特有的恭维话。而在家里的时候,父亲总是表现得非常安静、内向,这正好和他在火车上快乐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总是激怒母亲,她会抱怨说:“你为什么不带一点在列车上瞎扯的废话到家里来呢?”事实上父亲很少这样做。

父亲是一位勤劳的工人,他工作的时间很长,而且从未耽误过一天的工作。如果听到了坏天气的预告,他总是让母亲在前一天晚上开车把他送到车站。他就睡在列车的一节车厢里,这样明天就可以随时准备上班了。

父亲很少在傍晚7点以前回家,通常是母亲开车到车站接他回家。父亲回来的时候,腋下总是夹着一捆火车上乘客们丢下的报纸。所以从6岁开始,我每天就可以了解到时事和体育新闻了,多亏了这些被遗弃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先驱报》(Herald)、《记录报》(The Record)。每天晚上读这些报纸成为了我毕生的一种嗜好,直至今日我仍然读新闻成瘾。

父亲不仅让我开始知道了在塞勒姆外发生的事,还以切身经历教会了我艰苦工作的价值。此外,他还做了另一件影响我一辈子的事情—他将高尔夫介绍给了我。父亲告诉我说,他列车上的那些大人物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他们的高尔夫球赛。他觉得我有必要学学高尔夫,而不是现在我总在打的棒球、橄榄球和冰球。当球童是邻居中大一些的孩子做的事情,可是在父亲的怂恿下,我很早就开始参与了,9岁时,我在附近的肯伍德乡村俱乐部当了一名球童。

我对父母的依赖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很多次母亲出去接父亲的时候,列车老是晚点。那时我有十二三岁,而列车晚点简直令我疯狂。我会跑出屋子,到拉维特街上看他们是否已经出现在回家必经的拐角处。我的心怦怦乱跳,担心他们会发生什么不测。我不能失去他们,他们是我的一切。

然而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母亲将我培养得健壮、坚强和独立。她总是担心她会死得很早,成为夺去她家里所有人生命的那种心脏病的受害者。在我15岁以前,母亲总是鼓励我要学会独立。母亲曾经让我一个人独自去波士顿去看球赛,或者去看一场电影。我当年觉得自己这样真是很酷,但每次母亲出去接父亲回来特别晚时就又不是了。

塞勒姆是一个让男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好地方。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工作道德和崇高价值观的城市。在那个年代,没有人给自己家门上锁。星期六的时候,父母们甚至都不担心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会去城里的派拉蒙,在那里,25美分可以让你看上两场电影,吃一盒爆米花,而剩下的钱还足够你在回家的路上再去买一个冰激凌。星期日,教堂总是爆满。

理论思想

最好的20%与最差的10%发现优秀人才,剔除不称职人员,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义。通用电气的作法是要求每一个团队的领导必须对本团队人员进行全面评估,韦尔奇称其为“360度评估”。通过评估,把团队内人员按20%、70%、10%的比例分为最好、中等和最差三个层次。最好的人士得到晋升和提薪,最差的员工必须走人。尽管把10%的最差员工清除出去是残酷的,但通过这种区分,使团队门槛越来越高并提升了整个组织的层次。韦尔奇自豪地称“这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伟大组织的全部秘密”。

“工作外露”

韦尔奇上任伊始,即对办事沓拉、机构重叠的官僚体制首先开刀。他推动的“工作外露”计划,要求员工敞开自己的心扉自由交谈,把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公开暴露出来,在互动式学习中加快思想的流动,增进创新意识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外露”真正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当场决定”规则。它要求经理人员必须当场对至少75%的问题给予是或不是的明确答复。任何人都不能对这些意见或者建议置之不理。由于员工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想法迅速得以实践,使员工“开始忘记自己的角色本身,开始到处开口讲话”。

“无边界”理念

韦尔奇把此称为他的重大发现。认为这是使通用电气与其他公司相区别的核心价值。无边界公司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它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在无边界公司里,“国内”或者“国外”业务将没有区别,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并且还要努力推倒那些不易看见的种族和性别藩篱。无边界公司还将向其它公司的好经验、好意见敞开大门。

诚信为本

虔诚的基督教徒和优秀的商人似不能兼得,但韦尔奇做到了。他的做人宗旨正好契合了中国的道德规范: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做企业同样如此。他认为,诚信一旦形成,不论在何种好的或不利的情况下,都要保持这一作风。不可能所有人在所有事上都同意你的看法(你也未必全正确),但只要每个人明白你做事诚信就够了。这样才能建立与客户、供货商、分析家、竞争对手及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这是韦尔奇为通用定的基调。诚信使通用的道路越走越宽。闪着韦尔奇智慧火花的经典之作还有许多,如“六西格玛”标准、电子商务、“数一数二战略”,等等。读后都能激发人的许多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