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1949年3月~)男,汉族,四川省遂宁县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担任教育系副系主任、国家教育委员会西南高教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西南师大教务处处长,兼任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教育类委员、国家教育部管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四川省教育学会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其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重庆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

中文名

周鸿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四川省遂宁县

出生日期

1949年3月日

毕业院校

西南师范学院

职业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个人简介

周鸿 (1949年3月~)男, 汉族,四川省遂宁县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有《现代大教育的综合功能与效应》(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1年11期)、《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加强教育学科的改革与建设》(《中国高等教育》1992年3期)、《论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5期)、《教育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教育研究》1997年6期)和《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的更新》(《中国农业教育》2000年6期)等。主编、参编《教育学教程》、《教育社会学》、《创新教育学》和《西南民族现代化与文化变异》等20部。合译《教师与心理学》等2部。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奖励1项、教育部和四川省奖励6项、重庆市奖励8项。

主讲课程

主要讲授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普通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文化变异的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1997—2000年完成。

2.主持西南师大招标项目:《重庆市师范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结构调整研究》,科研经费5千元,1997年—1999年完成。

3.主研全国教科八五规划重点项目:《西南民族文化心理比较与教育对策研究》,科研经费2万元,1994年—1996年完成。

4.主研国家教委委属师大基础教育项目:《西南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科研经费4万元,1992年—1996年完成。

5.主研全国教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特征和水平测量研究》,科研经费1万元,1996—2000年完成。

6.主研四川省教改立项课题:《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科研经费6千元,1997—2001年完成。

7.主研全国教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全面提高师范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实验研究》,科研经费6千元,1996—2000年完成。

8.主研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项目:《西南中等学校素质教育对高师的需求研究》,科研经费1万元,1997—2001年完成。

9.主持西南师大招标项目:《适应素质教育的高等师范教育机制转换研究》,科研经费6千元,1999—2000年完成。

10.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无神论教育的研究》,科研经费1万元,2000—2002年完成。

11.主持重庆市高校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培养高师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教改研究经费2万元,2000—2003年完成。

12.主持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社会与重庆特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批号:04-GT-070),完成时间2004年10月—2007年06月,经费2万元,排名第一。

13.主研教育部规划项目“西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批号pcbo11173)。完成时间:2002年2月—2003年12月,经费3万元,排名第三。

14.主持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课题“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起止时间: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经费0.5万元,排名第一。

15.主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转型期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研究”(批号:2006-SA03)。起止时间:2006年12月——2009年12月,经费0.8万元,排名第一。

学术着作

1.《普通教育学》,合作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2.《教育学教程》,主编,科技情报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3.《心理学与教师》,合译,科技情报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4.《教育社会学》,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5.《现代教育社会学》,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6.《升学与就业指导》,参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

7.《教育社会学》,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8.《高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9.《高师学生实习指南》,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5年9月出版。

10.《高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专集》,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11.《交通安全联组管理》,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12.《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合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13.《文化素质教育丛书·语言文字篇》,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14.《西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15.《创新教育学》,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16.《创新智能开发与训练》(小学版),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17.《西南民族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8.《创新智能开发与训练》(初中版),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19.《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第六章),参编,海南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0.《科学无神论教育研究》(专着),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21.《现代教育原理》(第九章,教育制度;第十一章,教育形态;9万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学术论文

1.《现代教育的综合功能与效应》(6千字),收入《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社《教育学》全文复印转载)。

2.《教育的改革开放与传统文化教育》(8千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教育学科的改革与建设》(5千字),《中国高等教育》1992年第3期。

4.《论教育社会价值的多重性》(7千字),《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

5.《论现代教育与科技生产力的一体化》(6千字),《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5期。

6.《学校公共关系的调适》(5千字),《教育评论》1992年3期。

7.《教育过程辩证法》(5千字),《教育科学论坛》1992年4期。

8.《论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7千字),《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5期。

9.《教育与科技生产力》(5千字),《重庆教育论丛》1993年1期。

10.《论学校班级群体的文化冲突》(5千字),《教育科学论坛》1993年5期。

11.《论毛泽东的群众办学思想》(7千字),《渝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4期。

12.《对新形势下德育转型的思考》(7千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6期。

13.《论高校科技的产业化与市场化》(5千字),《江苏高教》1993年6期。

14.《社会现代化与教育改革》(7千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5期。

15.《教育改革与传统文化》(6千字),《教育科学论坛》1993年1期。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转型》(6千字),《教育科学论坛》1994年3期。

17.《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7千字),收入中国教育学会编《三个面向与深化教育改革》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18.《论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改革》(6千字),《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2期。

19.《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效应》(6千字),《重庆教育论丛》1994年4期。

20.《论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的综合效应》(5千字),《江苏高教》1995年5期。

21.《高师培养职教师资的模式》(5千字),《江苏高教》1995年10月专刊。

22.《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综合优势》(7千字),《高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23.《班主任工作的实习》(11千字),《高师学生实习指南》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24.《办好高师教育,竭诚为基础教育服务》(7千字),《西南教育管理研究》1995年3期。

25.《面向基础教育,大力办好高等师范教育》(12千字),《西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26.《论高师教育实习的协同效益》(7千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3期。

27.《论走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6千字),《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2期。

28.Toward a New Century : on the Reform of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in Normal Universities,The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ino-American Teacher Education Consortium (Shanghai),June 23,1997.

29.《教育现代化:传统与现代整合》(7千字),《教育研究》1997年6期。

30.《论面向21世纪的文科教育改革》(7千字),《江苏高教》1997年4期。

31.《严格考试管理,确保高素质师资的培养》(7千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32.《当代文化冲突与文化素质教育》(7千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33.《走向新世纪的文科教育改革》(7千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

34.《浅论罗素的儿童教育思想》(10千字),收入《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

35.《论文化冲突中的文化素质教育》(6千字),《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6期。

36.《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8千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1期。

37.《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8千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3期。

38.The Contribution of School Partnership to Practice Teaching in Tertiary Teacher Education,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Vol 32,noI January/February 199"9,PP.40—50."

39.《全面修订教学计划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编入教育部高教司组编《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新体系》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4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中学师质》(6千字),收入《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41.《论面向当代文化冲突的文化素质教育》(7千字),《西南师范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1期。

42.《加强教学改革与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千字),收入教育部高教司编《改革、奉献、再创辉煌》论文集,地质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43.《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的更新》(6千字),《中国农业教育》2000年6期。

44.《论走向新世纪的教育创新》(7千字),收入《重庆市高教管理研究会98’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45.《创新素质教育的意蕴及其主要研究问题》(10千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1期。

46.《论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论文),《医学教育探索》2002年第1期。

47.《论创新教育过程的特征》(论文),《教育评论》2002年第6期。

48.《试论创新教育过程的规律》(论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2期。

49.《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50.《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优化的思考》(论文)。《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51.《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2.《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3.《军队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及意义》(论文)(合作),《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年第6期。

54.《军队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原则》(论文)(合作),《Journal of Education》(亚洲教育)。2003年4:92-93。

55.《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收入《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一书,海南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56.《论教育理论破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论文),《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57.《创新教育价值论》(论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8.《论加强学校产权之法律保护》(论文)(合作),《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5期。

59.《论当代教育学的学理纠缠及其主体性重构》(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获奖情况

1.《中国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独特道路——论毛泽东群众办学思想》(论文),获“重庆市教育学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毛泽东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排名第一(1993年12月)。

2.《论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论文),《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5期。获四川省第六次普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1994年)。

3.主编《教育社会学》(专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获重庆市第五次哲社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

4.副主编《高师学生实习指南》(工具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获重庆市第五次哲社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排名第三,(1996年)。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转型》(论文),《教育科学论坛》1994年3期。获四川省第七次普教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

6.《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专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获四川省第七次哲社科研成果优秀奖,排名第三,(1996年)。

7.《严格考试管理,确保高素质师资的培养》,(教学科研报告),获四川省普通高校第三届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1997年)。

8.《中学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获国家教委“全国首届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排名第二,(1997年)。

9.《教育现代化:传统与现代整合》(论文),《教育研究》1997年6期。获重庆市(直辖)第一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排名第一,(1998年)。

10.《论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论文),《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3期,获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排名第一,(2000年)。

11.《建构师范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教研报告),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1年)。

12.《创新教育学》(专着)获重庆市200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13.《培养高师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获重庆市2004年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4.《重庆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重庆市2004年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5.《突出区域文化特色,融合人文与科学教育——重庆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国家教育部2005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

16.《西南少数民族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专着)获重庆市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

个人经历

在健坤城国际金融中心,黄伟生介绍了近年来健坤国际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规划思路。周鸿充分肯定了健坤国际取得的成绩,以及对遂宁经济的带动作用。周鸿表示,遂宁要实现快速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专家人才、更渴望专家人才。希望黄伟生团队及其所经营的健坤国际能扎根遂宁,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在这片热土上贡献智慧、施展才华,助力遂宁经济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加强要素保障,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黄伟生表示,遂宁政务环境优、办事效率高,是个干事创业的好地方,今后将再接再厉,继续为遂宁发展添砖加瓦。 据了解,从今年11月开始,我市切实加强专家人才联系工作,由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在遂的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及加快推动遂宁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秀企业家及高级经营管理等专家人才。联系领导将通过座谈会、谈心会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走访联系专家人才,听取其对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见建议,关心其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为专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