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是研究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宏观调控、经济监管的理论、政策和方法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中文名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

外文名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机构地址

国宏大厦B座12-13层

所长

刘树杰

副所长

宋立、臧跃茹、孙学工

机构介绍

办公地点 国宏大厦B座12-13层  

负 责 人 所长:刘树杰 副所长:宋立 臧跃茹 孙学工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国家、地区及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宏观经济形势跟踪、预测和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财政税收与预算体制、国债管理研究,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企业的产权制度与内部治理、发展战略、并购、重组及中小企业政策;国内贸易体制与政策,消费、投资与宏观经济关系及消费政策;价格总水平、重要行业价格监测与调控究;公用事业价格规制与政府收费等重大理论和政策。 经济研究所现有人员34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研究员11人。现任所长:刘树杰研究员。现任副所长:宋立研究员、臧跃茹研究员(女)、孙学工研究员。

机构设置

--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

负责研究国家、地区及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形势研究室

负责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跟踪、预测和宏观调控政策。

--财政金融研究室

负责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以及财政税收与预算体制、国债管理,金融体制、金融发展与监管等。

--企业研究室

负责研究企业的产权制度与内部治理、发展战略、并购、重组及中小企业政策。

--流通与消费研究室

负责研究国内贸易体制与政策,消费行为与消费政策。

--价格调控研究室

负责研究价格总水平、重要行业价格监测与调控。

--价格监管研究室

负责研究公用事业价格规制与政府收费。

--《中国物价》编辑部

负责杂志和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

--办公室(党办)

负责全所科研组织、财务、外事、文件及报刊资料收发与管理、安全等日常行政管理和党委的事务性工作。

历史沿革

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10月,前身为原国家计委工资理论小组。历任所长有:于光远、薛暮桥、柳随年、桂世镛、王积业、周才裕、王永治、刘福垣、陈东琪。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刘国光、董辅礽、孙尚清、罗元铮、徐禾、赵履宽等曾借调到经济研究所工作。宋平、房维中、王春正、魏礼群等曾担任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经济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主要根据国务院及发展改革委(原国家计委)的决策需要开展经济政策和理论研究工作。并直接参与了若干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及相关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建所初期,主要研究按劳分配、价值规律等关系拨乱反正的重大理论问题,并对苏联东欧、美日等经济体制进行过系统的比较研究。1979年,时任所长薛暮桥等完成的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1980年代以来,主要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84年,原经济史研究室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经济发展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受到广泛好评,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1987年,时任所长王积业等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为中央决策所采纳,写入了党的“十三大”报告。青年学者王建提出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思想,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机构和专业调整,经济研究所加强了发展战略与规划、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政府管制等领域研究。1997年时任所长刘福垣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中(中小企业、中等收入阶层和中部地区)为重、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观”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并被国家《“十一五”规划》采纳。2004年,时任所长陈东琪等提出的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主张,获得广泛认同并被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采纳。建所以来,重要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曾获时任总理赵紫阳、副总理姚依林、朱镕基、李岚清、姜春云、温家宝、黄菊、曾培炎、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17次,获得丁关根、房维中、陈锦华、桂世镛、王春正、佘健民、段应碧、马凯、朱之鑫、李子彬、汪洋、张国宝、杜鹰、魏礼群、毕井泉等委领导及其他部委级领导肯定性批示69次。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励两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励38项。获国际组织奖励(1994年(23届)国际管理科学弗朗兹·爱德曼奖)1项,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项。获宏观经济研究院院级奖励54项。 经济研究所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关系良好。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能源基金会、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欧盟政策研究中心、欧洲国际经济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上述国际机构的支持下,就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国煤炭运输规划、妇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能源政策、能源体制改革、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县乡财政问题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获得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