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报酬率亦称“内含报酬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即某项投资处于经济保本点时的折现率。是净现值法则的重要替代。可视为项目存续期间投资者可获得的平均回报。作为评估投资项目的指标,优点是比较直观,缺点是无法用于评价非常规性投资项目和规模不等的项目。

中文名

内部报酬率

外文名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又称

内含报酬率

缩写

IRR

计算公式

(1)计算年金现值系数(p/A,FIRR,n)=K/R;

内部报酬率 图示

(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找到与上述年金现值系数相邻的两个系数(p/A,i1,n)和(p/A,i2,n)以及对应的i1、i2,满足(p/A,il,n) >K/R>(p/A,i2,n);(3)用插值法计算FIRR:

(FIRR-I)/(i1—i2)=[K/R-(p/A,i1,n) ]/[(p/A,i2,n)—(p/A,il,n)]

若建设项目现金流量为一般常规现金流量,则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过程为:

1、首先根据经验确定一个初始折现率ic。

2、根据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财务净现值FNpV(i0)。

3、若FNpV(io)=0,则FIRR=io;

若FNpV(io)>0,则继续增大io;

若FNpV(io)<0,则继续减小io。

(4)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这样两个折现率i1和i2,满足FNpV(i1) >0,FNpV (i2)<0,其中i2-il一般不超过2%-5%。

(5)利用线性插值公式近似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其计算公式为:

(FIRR- i1)/ (i2-i1)= NpVl/ (NpV1-NpV2)

计算步骤

(1)在计算净现值的基础上,如果净现值是正值,就要采用这个净现值计算中更高的折现率来测算,直到测算的净现值正值近于零。

(2)再继续提高折现率,直到测算出一个净现值为负值。如果负值过大,就降低折现率后再测算到接近于零的负值。

(3)根据接近于零的相邻正负两个净现值的折现率,用线性插值法求得内部收益率。

[编辑]内部收益率法的优缺点

内部收益率法的优点是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建设。使用借款进行建设,在借款条件(主要是利率)还不很明确时,内部收益率法可以避开借款条件,先求得内部收益率,作为可以接受借款利率的高限。但内部收益率表现的是比率,不是绝对值,一个内部收益率较低的方案,可能由于其规模较大而有较大的净现值,因而更值得建设。所以在各个方案选比时,必须将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结合起来考虑。

分析运用

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论高低净现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无所谓”,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为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前提本来就是使净现值等于零。

说得通俗点,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比如A、 B两项投资,成本都是10万,经营期都是5年,A每年可获净现金流量3万,B可获4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A的内部收益率约等于15%,B的约等于28%,这些,其实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就可以看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