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弹道(externalballistics)是研究弹丸在离开身管后的运动和行为的学科。外弹道学研究对于非制导武器的瞄准有着重要作用。俗称的弹道一般指外弹道。用朗日文弹道相似原理求气温、气压等非标准时的弹道诸元,与用相对运动原理求有风时的弹道诸元,其准确性与数值积分法等价。微分法则是用有限增量代替全微分公式中的微分,以求取修正量的方法。非标准条件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如温度1℃),所生的坐标与飞行时间的变化量,称为对各该弹道诸元的修正系数(或称敏感因子)。显然,这个微分修正公式,只在实际射击条件与标准条件的偏差量值△αi较小时,才能应用。

中文名

外弹道

外文名

external ballistics

所属学科

弹道学

定义

弹丸在离开身管后的运动和行为

定义

外弹道学(Externalballistics)是研究弹箭及其他发射体在空中或水中的运动规律及有关现象的学科。弹道学的分支学科。外弹道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枪弹、炮弹、炸弹、火箭及导弹等飞行体。它建立在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力学基础之上,依赖于气象学、控制论及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测量技术密切相关。外弹道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弹箭可靠地飞达预定目标。

为研究双脉冲发动机无控火箭弹的外弹道特性和不同能量分配对其特性的影响,以双脉冲发动机的无控火箭弹为背景,在常规固体火箭发动机外弹道特性的基础上,编制采用双脉冲发动机的无控火箭弹的外弹道计算程序,根据相关参数计算其射程、高度等,对其外弹道特性进行分析;从脉冲间隔时间、装药比、推力比等方面分析不同能量分配条件下的外弹道特性。结果表明:双脉冲发动机的无控火箭弹在射程上能得到提高,应选择合理的脉冲间隔时间,装药比大、推力比小的能量分配方案。[1]

基本内容

研究计算实际射击条件下的弹道诸元与标准射击条件下各相应弹道诸元差值的理论。它是射表编制与外弹道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的理论基础,也是决定射击诸元的依据。

标准射击条件亦称标准条件,包含标准大气条件,标准射表条件,标准地形、地球条件。

火炮、火箭炮用的射表和炸弹的投弹表中的基本诸元,都是根据标准条件编制的。

修正方法由于实际的射击条件总是非标准的,因此为了能命中目标,必须对射表中所列各基本诸元进行修正,即根据各项实际射击条件与标准条件的偏差,计算出相应的修正量,并求得射击开始诸元。求取修正量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求差法和微分法两大类。

求差法是在非标准条件下由准确解法(如数值积分法)求出各基本诸元(如坐标、射程或飞行时间)与在标准条件下用同样解法求出的各相应弹道诸元差值的方法。用朗日文弹道相似原理求气温、气压等非标准时的弹道诸元,与用相对运动原理求有风时的弹道诸元,其准确性与数值积分法等价。因而用这两个原理求气象诸元(气温、气压和纵横风)修正量的方法,也属于求差法。求差法求出的修正量准确性较高,且不受实际条件与标准条件偏差大小的限制。

微分法则是用有限增量代替全微分公式中的微分,以求取修正量的方法。它是基于在实际射击条件下,弹道诸元与弹道、气象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而采用的近似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但只在实际条件与标准条件的偏差量值不大时,才有一定的准确性。

非标准条件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如温度1℃),所生的坐标与飞行时间的变化量,称为对各该弹道诸元的修正系数(或称敏感因子)。它就是各该条件量αi对某弹道诸元,如坐标(x、y)、射程(X)、飞行时间(T)等的偏导数。公式中i=1~n。全飞行时间或坐标的修正量公式,与上式相似。显然,这个微分修正公式,只在实际射击条件与标准条件的偏差量值△αi较小时,才能应用。

当△αi较大时,以应用求差法计算为宜。通常,均假定△αi在所考虑的弹道段内是恒定的,但实际上并非全是如此。例如气象条件,风速、风向和气温在同一地点和时间均随高度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用微分法求修正量时所取的△αi,均是在所考虑的弹道段内的某一加权平均值(称为弹道平均值)。它是将弹道按高度分为若干层(例如分为n层),每层根据其对某弹道诸元实际影响的大小取相应的权(称为层权),然后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